从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来看:薪酬待遇依然重要但不再是最重要砝码
最近几年经常有“史上最难就业季”、“史上更难就业季”等各式各样的报道,其实,大学生就业压力没有传说的那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绝不是“无业可就”的问题,其深层问题早已从就业数量转移到提高就业质量上来。找到一份工作谋生绝不是什么难事儿,难的是找到一份世俗标准或个人追寻的好工作以实现安身立命。
2017年,是第一批95后踏入职场的元年,目前最大的90后即将“奔三”。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新生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悄然变化。
在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年大学生求职指南》中,“应届毕业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的数量,达到了选择‘挣钱’的近两倍。具体来看,有41.7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工作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部分’,分别有26.97%和23.19%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是‘工作必须符合我的兴趣,做人开心最重要’以及‘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赚钱最重要’。”
新生代大学生在就业选择问题上相对独立、更加自我,尤其看重是否有符合自己兴趣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不仅仅重视“硬福利”,还特别重视弹性工作时间、学习培训机会、带薪休假等“软福利”。
从职业定位和人生选择来看:就业观更为开放和多元
大学生的就业观向来是观察时代变迁和社会变化的风向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就业时不走寻常路,“体制内的稳定”不再是他们的首要考量因素。
目前不少新生代大学生不是特别在意体制内外的区别,对体制内单位的青睐程度有所下降。对于大企业、铁饭碗、洋饭碗的追求,95后大学生有了新变化。在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7届的60%。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7届的18%,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7届的7%。
“铁饭碗”与“洋饭碗”吸引力在不同程度下降,折射出新生代大学生在职业定位和人生选择上更加开放与多元。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是新生代大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而且比例持续上升,这也是社会发展和活力的体现。
当“天子骄子”的光环不再,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工作焦虑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但新生代大学生的就业观逐渐趋于务实理性、就业渠道也更加广阔。过去推崇待遇和体面,如今更强调个人兴趣与成长空间;过去强调安逸稳定、旱涝保收,如今更信奉“幸福人生都是奋斗出来的”。
大学生“慢就业”:一种新的就业理念,逐渐被接受和实践。
在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总体环境下,出现了一个特定的族群——“慢就业”族,或读书深造,或四处游历,或参与支教,或选择间隔年,或选择做义工,或凭借一技之长选择开网店、网络直播、新媒体运营、摄影师等自由职业……目前这种“慢就业”的趋势正在逐步扩大。
在2017年7月28日召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已经观察到部分高校毕业生放缓了求职就业的步伐。”
2018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的大学生。62.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对未来还没规划好。
“慢就业”是新生代大学生逐渐展现出来的一个新的就业特点,一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业生涯有了更多可能,父母对孩子的选择意愿也更加尊重,“毕业马上就业”的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本来就处于探索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社会环境对“慢就业”族从不理解到接受到包容,是社会价值观与评价体系越来越多元化的表现。
大学生“慢就业”要三思而后行,要考虑未来的定位和选择,切莫把“慢就业”当成“懒就业”或“不就业”的借口。对于“慢就业”热潮还需要一种“冷思考”,如果“慢就业”是一种主动选择且具备相应条件,有利于长远规划和高质量就业;在部分被动“慢就业”的“待机族”中,对所学专业不喜欢又不知道喜欢什么、自身能力与职场要求不匹配、自身职业定位有偏差、内生动力不足、前行动力不够等多重隐忧也不容忽视。
从就业地域选择来看:不再一味强调北上广深,要工作还要生活
每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去向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直倍受高校毕业生青睐,年轻人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逃离、坚守等话题时不时都会被围观。
从全国范围来看一线城市依然是年轻人的热门选择,但超大型城市对于新生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之间对新生代大学生的人才争夺竞争日益激烈。从2017年以来,一些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纷纷推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落户降门槛、买房有折扣、租房有补贴、创业给政策、给现金补助、发展有空间……这些力度强劲的人才吸引政策,被媒体称为新一轮“抢人大战”。
在《2018年大学生求职指南》中,大学生希望到“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40.18%,高于希望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27.36%),愿意在二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也达到25.94%。
一二三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四五六线城市,还是基层乡村,大学毕业之后究竟去哪儿?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新生代大学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不再一味局限于一线城市,更加看重自我的初心和定位,要工作更要生活。
从雇主需求的视角来看招聘压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对于体制内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体制外的民营企业的标杆企业、品牌企业以及外资企业,这些比较重视更高学历、学校出身的雇主单位,在招聘新生代大学毕业生时拥有各种各样的先天优势,一般不存在招聘压力。
尽管当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人群的主要渠道,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体制外的中小企业来说,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都不同程度面临着“招不来、留不住、待不长”的人力资源困境,招聘官奔波于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求贤若渴,有可能无人问津,连简历也收不到。
体制外的中小企业,一方面面临求稳定、求舒适、求发展、求成长的新生代年轻人的普遍工作诉求,一方面面临社保入税、金税三期工程推进的外部压力,人力资源成本必然会大幅提升,这些都会使中小企业的招聘困境常态化、持续化。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需要多方发力、整体联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我国新生代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实现,需要深入分析新生代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新形势与新挑战,需要在充分了解其思维方式、行为特征、求职心理以及就业观念变化的基础上多方发力,需要政府推动、高校主动、市场与社会联动,更需要大学生自动自发。
我国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精准就业、基层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帮扶等正在各级政府助力下进入全方位贯彻和执行阶段,这不仅需要政策引领,更需要社会各界多方联动。雇主单位需要将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理念落到实处,不能挂在嘴上、贴在墙上、自我标榜,应该让新生代大学生能够感觉得到。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适度调整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将专业教育、学科建设、创新创业与时代发展结合,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转型与变革、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以及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与引导,综合效应的显现还需要假以时日,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突围更应该从自动自发做起,从行动中探索生涯可能。优质就业都属于有准备的年轻人,好工作不是一下子找到的,都是干出来的。